学院要闻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学院要闻 > 正文

经济贸易法学院举办“AI与消费者权益保护”主题活动

来源: 发表时间:2025-03-17 10:39:43字体大小:

在消费升级与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预付纠纷、算法歧视、数据泄露等新型消费侵权问题频发。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之际,经济贸易法学院律政先锋社团于3月13日举办“人工智能时代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创新探索”主题活动。经济贸易法学院商学院师生代表围绕技术变革下的权益保护体系重构展开深度对话。



讲座以2025年消费维权年主题"共筑满意消费"破题,2023级学生代表侯静珂、朱美琳、朱昱颖通过“大数据杀熟、个人隐私窃取”等典型案例,剖析数据主权侵蚀、算法价格操纵、虚拟消费信任危机三大核心挑战,揭示现行《个人信息保护法》《电子商务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在智能时代的适用与困境。



经济贸易法学院穆虹老师主要从“新技术新思维”的角度讲述了人工智能与社会伦理、法律思维等方面的关系,一方面人类创造了新技术,另一方面新技术也重塑了人类社会。穆老师指出,“科学应符合人性的发展,科技向善、以人为本;在法学研究和法律实践领域,同样如此。算法主义与司法实践的人为理性、经验主义的冲突和整合、法律职业的内容重构、法律监管框架的架构等等,也都是题中应有之义。”



商学院陈锐老师从国际经济与贸易领域出发,深入探讨了传统市场与法律如何应对AI带来的挑战,讲述宏观调控与市场规制如何致力于社会公共利益的追求。陈老师勉励同学们巩固专业技能,紧跟时代发展,祝愿学子们共建智能消费新生态。



经济贸易法学院毛翔老师通过生动形象的案例,引入生活中的经济学与法学,带领大家探索何为权利、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于经营者经营成本与优势的影响。毛老师指出,“人工智能时代,我们要考虑的不只是如何保护消费者的权利,而是如何重新设计这些权利——包括内容、保护方式和保护的程度。”



经济贸易法学院闫丽老师讲解传统法律如何应对人工智能下的消费者权益保护。结合人工智能的应用产生的实体问题,从消费者面临的威胁、平台对大数据及AI的应用、国家运用智慧监管和数据共享等角度,分析大数据下社会环境的发展与未来之路。面临大数据影响下的生活变化,闫老师表示,“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倒逼我们从制度设计方面来确保消费者权益,让人工智能为我们所用。


经济法教研室孟翔韬老师立足经济法视角,回答AI挑战在经济法领域内的体现及应对策略。孟老师深入浅出地指出,人工智能与消费者保护的核心矛盾在于:技术赋权与权利侵蚀的并存。政府、企业、消费者多方协同约束,才能让AI真正服务于人而非伤害于人。

智法融合共治未来。经济贸易法学院律政先锋举办AI与消费者权益保护”主题活动,深受广大教师、学生一致好评,该活动不仅搭建起跨学科对话平台,更提升了同学们身为法科生应对AI科技的新思维,为构建社会价值共赢贡献力量。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解放东路63号 邮编:250014 E-mail:jjmyfxy@sdupsl.edu.cn
版权所有:山东政法学院经济贸易法学院